大气、水、土壤是与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而且还切实关系到人民的生存健康。大气、水体的污染常常受到人们的关注,土壤因为具有掩盖的特性,所以很容易被人们忽视。土壤沙制化、重金属、宵药、化肥超标越来越受到关注,土壤保护政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019年净土保卫战北京地区的任务目标为“全市力争提前一年完成国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规定的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各区确保本辖区内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2019年净土保卫战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保障土壤环境安全。
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审查制度,将土壤状况纳入建设项目环评内容,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
推进农业污染防治,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4%以上。
相关企业完善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三防”设施建设,切实防范污染土壤。对50%以上的重金属重点排污单位,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严格管控建设用地环境风险。
各区根据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关停企业原址用地情况台账,及时更新疑似污染地块名单;督促土地使用权人调查土壤污染状况;建立调查报告评审机制。
本市实行建设用地土壤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以下简称《管控修复名录》),市有关部门及时将地块纳入或移出《管控修复名录》。
各区督促《管控修复名录》中地块相关责任人编制修复方案,有序实施土壤修复。
加强部门联动监管,污染地块未经治理或者治理未达到风险管控、修复目标的,禁止开工建设任何与风险管控、修复无关的项目。
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
根据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建立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类清单,将农用地划分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
依法将符合条件的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 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
对安全利用类农用地,采取农艺调控、替代种植等措施,阻断或减少污染物进入农作物食用部分。
对严格管控类农用地,严禁种植食用农产品。
强化详查监测等基础工作。
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年底前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背景点土壤详查的样品采集和检测分析。
开展土壤环境例行监测,完成50%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监测。
强化保障措施。
完善法规标准,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地方法规立法可行性研究,推进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污染地块修复后风险管理技术导则等标准研究。
严格监管执法,通过日常监管、专项检查、联合执法,切实加强土壤环境监管。
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相关知识,增强公众对土壤环境的保护意识。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关心环境健康。所谓餐桌上的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有机蔬菜、水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